关闭

提示

首页 > 手艺 > 正文

非遗传承人纸上剪出“合肥”最大作品剪了一个多月

信息发布者:乡野村夫
2017-10-12 17:06:39

合肥市政务双子楼、合肥大剧院、安徽广电中心……这些合肥地标性建筑都出现在了刘阳的剪纸作品中,而这些作品花了她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,“这是我第一次试着自己创作系列作品,后期还要再设计几幅类似含有合肥元素的作品。”

10月11日上午,江淮晨报、江淮网记者在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金翰网格见到了刘阳和她的作品,“目前共有四五幅作品,其中有几幅是自己创作的,也有几幅是网上学习的。”刘阳拿出了其中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作品给大家介绍起来,这幅作品宽约90厘米,高约60厘米,作品上半部分是一面党旗及天安门,下半部分则是合肥本地地标性建筑:安徽广电中心、合肥市政务双子楼、合肥大剧院以及两个正在跳舞的小朋友,周边则用祥云、梅花等做点缀,“这幅作品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的,前后大概用了1个多月时间。”

谈到制作这一系列含有合肥元素作品的初衷,刘阳说,“合肥这五年变化非常大,越来越美,地标性建筑也越来越多,咱们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,虽然我不是合肥人,但是从心底里爱上这座城。为何不将这座越来越美的城市‘剪’出来呢?”于是从今年8月底,刘阳开始构思、画底稿、改底稿……反反复复多次最终于10月前将这幅作品创作完成。

刘阳是萧县人,30多岁的她自幼跟着邻居奶奶学画花样,“花样是那时候绣花用的,因为邻居奶奶年纪大了,又觉得我绘画功底不错,就教了我这个手艺。”如今,作为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刘阳跟着丈夫居住在合肥,也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,并免费教社区里的小朋友们学剪纸,“很喜欢合肥的环境,也喜欢把这门手艺教给孩子们。”

“这些作品,我还要再剪几幅,把合肥的多种元素都放进来,虽然难度不小,但是很有成就感。”刘阳笑着说,欢迎本地的非遗传人与自己联系,共同创作一系列的合肥元素的剪纸作品。

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网友评论
声明 本文由农村链(易村客)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农村链仅提供信息存储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村链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